深圳正阳社工服务特色项目服务【精防品牌】康复者说·第十一期:你要相信啊,废墟上也能开出花

【精防品牌】康复者说·第十一期:你要相信啊,废墟上也能开出花

2024-05-29

cover_image

写在前面

——关于《康复者说》栏目

对很多人来说

“精神障碍患者”是“可怕”且“陌生”的存在

而心生的这份“可怕”

大多是陌生和不了解所致

实际上,他们只是得了一种慢性疾病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

经过正规治疗和康复

完全可以正常且稳定地工作生活

我们更愿意称其为“康复者”


正阳社工开展精神卫生服务8年有余,这次我们想换个角度看服务。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康复者群体,我们开辟了《康复者说》专栏,相信在这些康复者的故事里,你能看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看到他们在充满物理障碍与社会障碍的人世间坚忍地活着并不断寻求幸福的样子。最后,感谢所有讲述人,敞开心扉自揭伤疤需要莫大的勇气,愿我们都能悦纳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向着光亮出发,向着更好迈进。

导读


本期讲述人:

小一,女,双相情感障碍康复者。目前正在从事文职工作。


从一个朋友说起


“上大学很幸福,有一些话送给你:定点服药,不能停,有需要,见医生;生活常规是双相最好的朋友;睡眠很重要,不少于7小时最好;及时倾诉、求助,friends always here;欣赏你认真生活的样子,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很幸福。”这是我送给一个朋友的祝福语,我们认识的地点很小众,但大家很熟悉——康宁医院,出院后我们成了朋友,刚刚得知她即将被香港大学录取。

图片

虽然我们现在都安然无恙,但生病时,我总遇到一个问题:当我被诊断为双相后,我从医院里出来的那一刻,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成了疾病本身,并且,过去的那个我永远回不来了。我的家人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当他们得知亲人患上双相以后,便不再是他们熟悉的人,他成了疾病本身。他们看着他,就像看着行走的疾病一样。直到我读到著名心理学者欧文亚隆的一句话:“如果你在接受治疗或者你考虑接受治疗,你觉得你的治疗师能够用哪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来充分形容一个像你这样复杂的人。”

图片

只是,我无法否认,双相仍旧是一种精神疾病,发作起来可能住院,之后不仅会上精防名单,还得每日服药,家人也担心,它真的难搞和具有危险性。所以,无论我想不想,我都得试着找到与它和平共处的办法,与它共存。因为除了意识到患上双相之外,我更想要的,是好好生活,回到社群。


让我溃不成军的,可能并不是疾病本身


只是要接纳现实没那么容易,我经常会觉得生活不真实,我每天都要面对双相这个病名安在我头上带来的压力,我煎熬了三四个月,在这期间我真的不敢想未来的生活,甚至都不敢绝望,因为我害怕意识到——其实我已在绝望里了。

图片

这是一段很长的体验着失望、混乱和失控感交杂的时间,我常常体会到原本稳定的生活重心已经全塌了,我的内心空空荡荡的。

图片

我也试图否认它,哪怕是回到抑郁症的诊断结果,但跑了几家医院也无济于事,如果说抑郁还意味着能好,双相就是在对我说:“好?不可能,除了共存,你别想摆脱我。”


废墟之上,我也可以重构自己的世界

生活一片废墟,我不知道要从捡起哪片碎砖破瓦来重新开始。庆幸的是,也是这期间,我读到了对我帮助最大的非医学书籍——《走出双相情感障碍》,里面系统、冷静、理性和容易实践的简单方法帮助我找对了努力方向,用科学的、对症的方法帮我在一步步实践中赢回平常生活的机会。

后来,我还把抑郁发作时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渐渐地,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发现内心提醒我患有双相的声音没有那么刺耳了。

图片

直到有一天,我告诉一位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而迷茫的母亲:无论问诊结果如何,他的儿子都不会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一个复杂的人会仅仅只是多动症的注解,他的身上只是出现了需要学习和了解的重要陌生领域。那时候,我猛然意识到:我也不是双相的注解,我是我,双相是我身上重要的部分领域,是我全部的一部分,但永远不是全部本身。我的心理咨询师曾对我说:”每个人都是所有人中的一员,我们也是。”现在我仍然承认,我,有一点点特殊,但我不过是个普通人。

图片

最后分享给大家:别担心,或者说,不用担心有许多人走在我们前面,每个人的花期不同。相信我们都会见到,未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从书中学会的重构生活的技巧


1.我为自己做了百宝箱,与家人商议生病时我希望获得怎样的治疗。

2.在手机上写了急救单,上面写好的医求助电话及亲友的联系方式。

3.为自己建立生活常规——规律的生活,这也是双相最好的朋友。

如:我会在每周六大扫除;周一周五每天健身半小时;规律三餐;早晚按时服药。

4.规律睡眠,保障自己每天至少7小时的夜间睡眠,中午午休至少10分钟。

5.培养为自己带来活力和价值感的爱好:我热爱爬山,热爱看海,热爱大自然,喜欢欣赏漫画和花朵,还喜欢拖厨房的地。

供 稿 | 坪山ACT团队社工翟韦婷(故事已得到主人公授权同意公开)